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艺术家要如何面对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昨天,“视界·边界”2024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当代艺术方向王远教授工作室硕士研究生作品展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厅开幕。展览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专业王远导师工作室研一至研三18位学生的共26件新作,以创作者的视角诠释新一代艺术家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开幕仪式上,众多高校教师与学子一同就“AI生成图像给艺术带来冲击还是创新”的话题展开研讨。

正对着展厅门口的是许俊博的作品《凤凰》,这也是展览中最大的一幅作品,画面中静置于桌面的羊先苗族头饰,像一只栖息于良木的凤凰。施小宝的作品《97-240410》原型来自于一张拍摄于1997年的婚礼照片,他以海绵代笔拍打出松散的人物轮廓,颜料的厚度、起伏以及海绵的肌理,模糊的画面如同被遗忘的身份信息,展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逐渐消失的过程。李晨卉带来的布面油画《盐》呼应着展览“视界·边界”的主题,画作没有明确的描绘对象,而是通过色彩和形状的组合传达情感,中心似乎有一种流动的形态,旁边则是一些几何形状,它们相互交错,没有明确的界限,形状和构图的抽象性代表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在这种结构中寻求个人身份的难题。
图说:《凤凰》
图说:《97-240410》
图说:《盐》
据悉,工作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每半年王远教授要求学生收集最新创作的优秀作品,举办一次展览。“高校教育就是要走在行业的前沿。近些年AI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是每一位艺术学子正在直面也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今年的学生作品展览开幕,学生们选择探讨这个话题,试图寻找AI浪潮之下艺术的价值。”对于这个话题,王远的态度是“人工智能就像之前技术革命带来的创作手段变化一样,本质也是一种工具,不用害怕和抵触,要学习和利用,乃至借助它的力量找到创作新的可能”。
此番观点同样也体现在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选址和嘉宾名单上——此次展览并没有选择艺术学院自己的展厅,而是在面向华东师大所有学子的图书馆,为的是欢迎各个专业的学生、教师走进来,与艺术发生碰撞,为艺术带来新的碰撞和灵感;研讨会的嘉宾不仅有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各不同专业的教师,还有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汤拥华,以及华东理工大学教师何俊钦等跨领域专家学者,他们帮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于AI技术的理解。王远说:“传统的艺术创作是根基,但同时在悠久的历史中,传统范畴的各种创新方向几乎都已经为前人所使用过。以开放的胸襟去融合科学、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才会给现当代艺术创作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消息称台积电在德新厂要求50亿欧元补贴,占总投资
,据彭博社消息,台积电正与德国政府进行激烈的争论,为其在德新建的...
税收大数据显示:中国建设统一大市场呈现“三强”态
中国正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税...
百度推出集成在手表的AI产品“小表AI”App,
,百度旗下的子公司小度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小表AI”的产品,旨在...
徕卡Q3紧凑型全画幅相机发布:升级6000万像素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独立摄影师的线索投递!,今晚徕卡发布了...
责任照亮未来丨筑梦亚运,小排球教培项目启动
5月25日,中国太保在青海省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开展“责任照亮...
新房准备租出去怎么装修最省钱装修过程中8个容易省
导读大家好,小号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什么颜色头发显白,显白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