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互认,学分跨省转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7日获悉,基于三省一市开放大学系统的长三角学分银行开户已超1500万人,成功实现了四地1520万名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档案的异地同存、共享互认,也为长三角地区45所高校提供了学习档案大数据服务,为长三角12万多名本专科学生提供了学分转换,促进区域间终身学习成果互认互通,取得跨区域人才培养成效。

据悉,在长三角学分银行的运作支持下,上海地区的区块链基站为上海市39所高校提供了快捷、有序地跨校选课服务;安徽省学分银行实现9000余门课程资源的跨校共享;江苏开放大学参照长三角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制定了《江苏开放大学2022年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以及《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定标准》;浙江省学分银行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在校开放课程共享联盟”协作开设慕课课程4000余门,服务学习者跨区域选课。
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轮值主任陈海建介绍,在长三角学分银行工作推进中,其基础在于共建学历教育学分认定标准。最近5年来,三省一市教育部门已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学前教育(本科)等8个专业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方便学习成果跨区域认定与转换。日前,各方在上海开放大学审议通过《长三角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管理办法》《长三角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办法》等相关文件。
有了标准,还要平台。上海市牵头长三角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包括门户站点、数据对接及公共数据建设。其中,门户站点主要为个人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查询、个人数据查询、统一身份认证等服务。目前,上海、浙江的学分银行已与当地大数据中心完成正式对接,进入“一网通办”平台。其他省市学分银行也在陆续接入当地一网通办平台,方便长三角区域学习者进行学习成果查询。
数据互通的背后,各地共同部署,完成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事实上,跨区域学分银行共享学习档案数据的程序繁杂,难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等瓶颈问题日益突出。为此,长三角学分银行与复旦大学联合开展“区块链+学分银行典型应用场景咨询与技术服务”项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均已部署区块链系统,形成了各地学分银行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格局,促进长三角数据可信流通与人才跨域流动。
长三角学分银行运行模式为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进行了重要试点探索。其在多个省市区域学分银行建设中产生示范和推广效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学分银行、云南省学分银行、辽宁省学分银行、北京市学分银行”在组织机构、信息化平台建设、学分认定标准、学习成果转换等方面不同程度参照了长三角学分银行机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消息称台积电在德新厂要求50亿欧元补贴,占总投资
,据彭博社消息,台积电正与德国政府进行激烈的争论,为其在德新建的...
税收大数据显示:中国建设统一大市场呈现“三强”态
中国正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税...
百度推出集成在手表的AI产品“小表AI”App,
,百度旗下的子公司小度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小表AI”的产品,旨在...
徕卡Q3紧凑型全画幅相机发布:升级6000万像素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独立摄影师的线索投递!,今晚徕卡发布了...
责任照亮未来丨筑梦亚运,小排球教培项目启动
5月25日,中国太保在青海省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开展“责任照亮...
新房准备租出去怎么装修最省钱装修过程中8个容易省
导读大家好,小号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什么颜色头发显白,显白的发...